文章正文
大暑至,夏正浓!
作者:    发布于:2021-07-22 08:27:32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
大暑节气知多少?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有言:“大暑,六月中。暑,热也,就热之中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,今则热气犹大也。”大暑节气正值“三伏天”里的“中伏”前后,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,一年中日照最多、气温最高、农作物生长最快,同时,很多地区的旱、涝、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,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℃以上。

中国劳动人民将大暑分为三候:“一候腐草为萤;二候土润溽暑;三候大雨时行。”

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,分水生与陆生两种,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,大暑时,萤火虫卵化而出,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;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,土地也很潮湿;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,这大雨使暑湿减弱,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。

民间习俗

一饮伏茶:即三伏天喝的茶,由金银花、夏枯草、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茶水,有清凉祛暑之效果。

二晒伏姜:伏姜源自山东、山西、河南等地,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拌在一起,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,于太阳下晾晒。待充分融合后食用,有温脾和胃之效,对老寒胃、伤风咳嗽有效果。

三烧仙草:民谚有云:“六月大暑吃仙草,活如神仙不会老”。常流行于广东、福建等地,仙草冻、烧仙草是厦门人常见的消暑凉品。

冬病夏治

《黄帝内经》中有言:“春夏养阳”、“长夏胜冬”。大暑是一年当中温度最高,阳气最盛的时节,可借助长夏天的旺盛阳气,来克制和驱散冬天阴寒之邪,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。

常见适合夏治的冬病有:

1.慢性咳嗽、过敏性鼻炎、支气管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疾病缓解期;

2.慢性胃脘痛、腹痛、泄泻、腹胀、消化不良、困倦乏力、胃肠功能紊乱等脾胃虚寒型疾病;

3.颈椎病、腰腿痛、双膝关节痛等肢体经络病证;

4.体质虚弱及阳虚体质,如:易疲劳、易感冒、心悸时作、自汗盗汗、月经不调等杂病。

作息饮食

一、预防中暑及情绪中暑

高温天气尽量不外出,夏日出门记得备好防晒用具,如打太阳伞,戴太阳帽,戴太阳镜,涂抹防晒霜,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。

大暑时节高温酷热,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、无精打采、食欲不振等问题,也被称为“情绪中暑”, 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,特别是老年体弱者,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、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,甚至还会引发猝死。提醒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气、着急等极端情绪,尽量做到“心静自然凉”。

二、合理的运动量

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,特别是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年轻人,中老年人在盛夏高温中运动健身,也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。

三、注意饮食

(一)饮食

大暑天气酷热,出汗较多,容易耗气伤阴,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,如:山药、大枣、海参、鸡蛋、牛奶、蜂蜜、莲藕、木耳、豆浆等。

对老年人、儿童、脾胃功能虚弱者可适当进食药粥,大暑天气可以喝百合粥、菊花粥等。

(二)饮水

大暑天气酷热,出汗较多,需要及时补充水分,平时喝温开水最好,也可以饮用菊花茶等清暑药茶,出汗的较多的饮用糖盐水、茶水等,适当补充盐分和矿物质,以维持身体的电解质平衡,避免脱水。邵慧江  彭丽